同行评议(peer review, refereeing)是作者的论著、研究或思想受到同领域专家评估的过程。同行评议需要一定数量的、力能胜任的、能够履行公正评审的专家群体。实际上,公正评审很难达到,尤其是对于研究领域较广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并且某些思想的重要性也许永远也得不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尽管普遍认为同行评议对于保证学术质量是必需的,但也常受到效果差、速度慢和被误解的批评。 同行评议被广泛应用于期刊论文和基金申请书的筛选,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稿件或基金申请的总体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或标准,没有经过同行评议的出版物、基金申请或奖励很可能会受到学术界(专家和专业人员)的质疑。 为什么要同行评议 需要同行评议的理由之一是复杂的研究难以单凭个别作者或单一研究团队的力量来消灭其中的各类缺陷及瑕疵,对于新的知识或思想,某些专家能够发掘改进的机会。因此,向他人展示作品能够更容易暴露缺陷,从而获得建议及鼓励并最终得到修正。对于基金申请书和学术论文,通常还需要评估其新颖性和重要性。 由于评议人通常都是作者的小同行,因此,同行评议被认为是建立可靠的研究和知识体系的关键。通常认为,保持评议人的隐密及独立有助于获得率直而诚实的意见与批评,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在资助及出版决定方面发生结党营私的问题。 同行评议的运作 目前通常是通过电子邮件或基于网络的稿件/申请书处理系统来履行同行评议。每份稿件/申请书通常要送交至少2位熟悉研究主题的专家进行评议。 评议形式有三:(1) 单盲评审(作者姓名对审稿人公开, 但审稿人姓名不对作者公开); (2) 双盲评审(作者姓名和审稿人姓名互不公开); (3) 公开评审(作者姓名和审稿人姓名互相公开)。 为确保评审的真实性,单盲评审目前使用的比较普遍。有些学术期刊通过签名形式允许审稿人选择是否匿名:如果审稿人选择签名,就意味着不匿名。某些期刊在卷终的致谢部分公开一并感谢匿名或署名的审稿人。 在双盲评审中,作者需要消除一切有可能泄露其身份的证据。双盲评审的反对者认为审稿人能够从特定的实验方法、研究途径、写作风格、引文等方面判断作者的身份,而支持者认为其至少比单盲评审更为公正和公平,尤其是在全球范围竞争资助和发表的情况下。 由于评议人的抄袭和剽窃在盲审中防不胜防,因此有些期刊采用公开评审形式,并要求作者和评议人向编辑申明利益冲突问题。少数期刊甚至采用更为公开的评审模式:在网络上公开预发表的论文,并保留所有记录(包括审稿意见、读者和作者的评论、作者的原始投稿和修改稿等)。为调查评审的风格、评审时间等,有些期刊(包括Nature)进行了混合评议的试验,允许公开评审与传统评审模式并行,但大多数受邀请公开评审的专家都谢绝采用公开评审形式。 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多重评审形式:首先是编辑或编委对来稿进行初筛,有些期刊的大多数来稿在此阶段被拒(如Nature, Science的初筛率高达70%)。通过初筛的稿件再送交同行进行深度评议。 通常情况下,审稿人之间没有沟通,相互间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和评审意见,这与陪审团的运作有根本的不同。不同审稿人的意见不一致时,编辑通常寻求一位或多位仲裁,有时也会邀请作者申辩,甚至请审稿人答复。事实上,一篇论文能否发表不仅取决于其学术质量, 同时也是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某些科技期刊来说, 由于编辑们没有足够的专业研究背景, 并且缺乏第一手知识(特别是某一狭窄领域的知识), 因而常将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委给审稿人, 甚至不适当地要求作者满足所有审稿人的意见. 鉴此, 2003年Nature的一篇述评提醒编辑“应该充分意识到: 与署名作者不同的是, 审稿人不会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并建议编辑“应该始终牢记: 审稿人的作用是向编辑提出建议, 而不是获得对作者论文的控制权”。 评议人的选择 通常由编辑或基金项目的管理者来遴选评议人,有时需要事先征询评议人是否同意评审。资助机构通常在通信评议的基础上再组织专门的委员会,采取会评形式进一步审议函评通过的申请书。 通常情况下评议人和作者不能存在裙带关系,不能有任何的利益冲突。期刊编辑也邀请作者建议审稿人,或提出需要回避的审稿人(有时需要给出具体的理由)。论文的致谢对象通常不能作为审稿人。 评议人很可能是义务工作的,需要奉献时间和知识。由于评议人匿名,而荣誉是属于作者或申请人的;并且,由于利益冲突、抄袭剽窃等因素,因此,有时评议人是难以寻求的。当然,评议人同时也可能是将来的投稿人或基金申请人。 实际上,论文发表以后,评议仍在继续:读者会通过来信或在线讨论的形式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评议”。 同行评议的缺陷及存在问题 同行评议常常体面地压制“非主流”观点:评议人通常趋向于排除异己,同时,精英科学家常常更有可能被一流期刊或资助机构选择为评议人,结果是支持精英者的观点比反对者或革命性的观点更有可能得到发表或资助。 限于本人的阅识,下面仅综述涉及期刊论文同行评议的缺陷及存在问题。 (1) 主观性。不同审稿人对同一份稿件的判定结果有可能截然相反,因此,有时稿件能否顺利发表是取决于“运气”的。此外,编辑如果不想录用某些稿件, 编辑对稿件进行初审后即决定退稿, 或者将稿件送交比较“苛刻”的审稿人评审, 以达到退稿的目的。 (2) 倾向性。指审稿过程中对作者的国籍、母语、性别、所属机构等方面的歧视。例如:某些欧美国家的审稿人明显倾向于优先发表本国的论文;非英语国家的作者、非知名研究机构的作者、女性作者的稿件在评审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 尤其是当审稿人与作者存在竞争关系时, 审稿中的倾向性(歧视)就更为明显。 (3) 权力滥用。包括审稿人剽窃其所审稿件中的未发表成果、蓄意拖延发表与其本人具潜在竞争关系的稿件,等等。 此外, 实例研究还发现, 审稿人发现稿件中缺陷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很多论文的造假不是审稿人发现的,而是发表后被读者揭露的。例如,Jan Hendrik Schön造假案例中有15篇论文均发表于诸如Nature, Science的一流期刊,这些论文均通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 针对同行评议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 有人建议通过采取公开评议或在互联网上预发表的形式来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即:将稿件在类似arXiv的网站以在线形式预出版,并以此形式作为论文首发权的依据。 现今的同行评议体系由1731年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出版的Medical Essays and Observations运作方式演变而来,但最早的同行评议过程记录可追溯到1665年The Royal Society (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皇家学会哲学会刊)。在承认同行评议切实有效、暂无更好方法可以取而代之的前提下,同行评议仍将作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判断标准而得到延用。 主要参考文献 Peer review.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er_Review 科技论文的同行评议. 见: 任胜利编著. 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科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6次印刷 |
期刊动态